红猫永久大本营网址
添加时间:正文:“技术的进步就像当年由马车改为汽车一样,让更多人享受服务。在传统的社会里面,不是每个人都可以骑马,需要步行。在蒸汽时代渐渐可以坐车了,在新的时代可以坐飞机,换句话说这里面蕴含的是什么意思呢?因为技术的进步,让更多人享受了更好的服务。如果金融科技解决了这个问题,我认为他就是符合社会需要的技术,如果不符合这些方向,我们认为这就是一个伪命题。”PPmoney万惠集团品牌中心总经理徐辉在会上如是说。 科技在B端的探索与实践 徐辉:我们叫如何赋能B端,是技术变革对于B端的推动。今天想讲推动金融科技在B端这一块大家做的同与不同的地方,并在同与不同中寻找金融科技发展的亮点和趋势。首先请在座的嘉宾介绍一下自家企业在B端的探索情况和经验。 黎映桃:银行业在金融科技方面的探索非常的多 非常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跟大家聊一聊金融科技怎么赋能B端。从整个银行业来看,包括民生银行在金融科技方面的探索,姿势非常多。作为国内第一家民营资本参股的银行,在投融资这一块近几年做了很多的探索。在座很多人是银行业的,我前两天参加金融科技论坛,银行应该是最早的做金融科技的机构,我也认同这个观点。事实上,从2000年开始便有了手机银行和电子银行。而开始发力互联网金融应该是从2013年,真正推出了真正意义上的网上银行,有独立的服务体系。刚才有很多专家说了科技对于整个银行的影响,融合还是可能的。 邹牧:科技是一个中性的东西 刚才有一个嘉宾讲了供应链的服务体系,借这个机会我谈一点想法。 第一科技是什么?科技是一个中性的东西,谁来使用科技,产生什么效果,都是不一样的。比如火药,如果装在武器里用于战争便会毁灭人类,但如果用在开山、架桥则是服务人类。最近几年,由于科技跟金融结合得特别紧密,所以便有了互联网金融。但是,金融最重要的就是是风险管理:一是识别风险;二是风险管控;三是风险容忍度。现在来看,大多数金融科技公司做的是后端,就是信息科技赋能及资金助力,其实这个也有很大的风险。因为前面产业基础不了解,真正风险来源于企业跟行业里面的发展的周期的波动。一旦把握不好,真正风险不是靠数据就能够出来的。所以,科技如果广泛应用于产业,在提升产业降本增效的基础上发力,我觉得这个空间是非常宽的,但在金融方面,不是一般人能做的。不是说我有了大数据,有了区块链,就可以为金融做服务的,因为做重资产是有风险的。 徐辉:说起金融科技,有很多技术界叫做金融科技或者科技金融。不管怎么说,如果科技金融重在金融,一切的科技都是一种手段,它实际上在提升整个金融行业或者整个大产业方面将会带来很大的进步,所以技术本身无关好与坏,而在于你如何应用。 郭东海:科技带来很大的改变,也使我们有特色 易安财险是国内首家批复四家互联网保险之一,公司一诞生起,我们就是带着互联网的基金。从公司整个经营来说,确实也是有很多困难。比如与传统的保险公司比,我们可能没有营销人员,没有物理网点,跟互联网公司比,我们又缺少技术的底蕴,技术的积累。实际上对于我们来说发展只有一条,那就是金融科技、保险科技,所以我们公司基本一个模式就是要依托互联网产业,以轻资产、重运营、快迭代、强科技,在以科技来引领变革业务,以连接、共享、孵化这么一个战略路径,打造出一个互联网保险的价值体系。 基于这个思路,我觉得我们成立三年来也取得了一些不错的成绩。因为我们对标保险行业来说,我们是开业两年持续盈利,这个在行业内基本比较少见。对标一些互联网保险公司,我们每年的客户也是1000万以上,保单量也是两千万以上,我们研发的速度基本一天两到三款产品的速度。总体来说,我们可能作为一个跨界,用科技赋能B端,我们确实尝到了甜头。当然这里面也可能源于我们在转型上下的工夫确实也比较大。 首先,我们对保险核心系统基本是用互联网的云计算、微服务、容器化、缓存进行彻底的重构。重构有两个特点,第一从前端来看,我们可能把大家原来的保险的一些承保行为作为互联网化的行为,比如,订单服务、支付服务、电子单证服务等等一系列全部互联网化。从保险后端看,我们利用一些微服务的技术,打破了系统原来的传统的开发做的一些可能都是系统的模块功能,全部做成服务化,通过服务的组合,对应出前端的一些产品、需求。 同时基于这些,我们做了改造。举一个产品的例子,我们和微保合作做了行业险,这一块结合了大数据、风控体系,做了实时、秒级的传输,现在大家微信投保行业险的时候,从你登上飞机起,在后台跟踪这个航班的信息,一旦飞机确实延误了,符合保险理赔,在你飞机落地走出机舱时这个理赔便会自动到你微信账户上。这一块后期我们还会根据一些原来的航班赔付的情况,包括天气数据情况,航班不同机场的地点情况进行定价分析,基于这些确实感觉到,科技带给我们很多变化,而且确实使我们能够在行业之内有自己的特色。 朱捷:支付行业天生就有巨头存在 我们知道,国家金融机构都是由一行两会发牌照,第三方支付是由人民银行发牌照,所以,可以说,所有持牌支付机构是特殊的行业。在支付这个行业,天生就有巨头存在。 比如,我帐户只有100元,用支付宝和微信不可能再变100元用富友支付或者其他支付渠道。这就意味着250家第三方支付,除了支付宝、财富通、京东支付一些C端支付机构,大量支付机构就是做的B端业务。我们从2008年成立到现在,有十年时间基本聚焦在B端,一个是付款,一个是收款。付款在座各位都是用巨头的支付工具。商户收款的工具有像富友支付这样的第三方支付公司做服务的。收款功能表面上说只是给商户一个二维码和动态码,还有一些公司提供收款的工具,但在实际经营过程当中,我们也发现商户需要做分类,在一些大型供应链金融的企业,我们只是用虚拟帐户的方式对接银行的实体户,推送一个轻结算,或者进行资金托管方式就可以做好服务。 但是,作为中小微商户,他们其实用不到那么庞大的系统,我们便给他们提供一些其他服务,比如像现在比较多的会员管理、积分工具、卡券销售,还有营销管理的工具,包括提供财务管理工具。在原来,这些中小微的商户或者零售企业可能要找一家家的IT公司给他们做技术的赋能。但是现在通过一家第三方支付公司就可以把他一些需要的功能全部集成到一起,同时,我们还有收款的功能。 就是说,当用户在支付给这家商户某一笔货款或者是商品消费的时候,这个用户就有可能自动成为这家零售企业的会员,当他下一笔进行重复支付的时候,就可以用积分做抵扣,当商家有一些抵扣券或者会员券,但是使用起来非常不方便,我们现在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帮用户做到零感知,当用户在收到你这张消费券的时候他已经收到了,当下一次再进行支付和商品购买时这一张消费券便抵扣了,不需要再用手选,是自动帮你做数据储存,自动跟上一笔支付行为关联。下一次你有这样一个重复商品购买的时候,就可以让消费者无感知的时候做积分的抵扣和卡券的抵消,这个是近两年给B端商户做得比较好的服务。 马强:专注于个人金融服务的领域 提到这个议题,我们有两个部分的探索,一个部分是和传统的金融机构,作为金融科技公司,我们和传统的像银行、信托、证券、保险公司、小贷公司、网络小贷公司,以及和中诚信评级等各种类型的公司都有一些合作,这是我们所说的B端。 另外一端在集团消费金融的版块,我们在场景的消费金融里面,从全国来看商户数量现在已经达到超过六七百家数量的级别,在这两部分后面往下一步讨论,我们会分这两部分跟大家分享。 耿博:剩下平台都是在金融科技有巨大投入 随着监管不断的趋严,这个行业也在不断肃清,剩下平台基本都在金融科技方面有巨大的投入,脱颖而出才能活下来。我们主要服务C端,一部分是白领初借,一部分是蓝领的借贷,纯线上服务。其次,在风控方面,我们从第一天面向借款用户起就没有雇佣过一个审核人员和电核人员,自始至终都是用机器放款。 在金融科技探索方面,分为几部分,第一部分是风控团队。我们风控团队主要是基于做搜索引擎的,基于大数据的弱变量信号探知没有征信数据的人进行基于互联网的征信服务。这一块是金融科技的最重要的板块之一。解决问题不用雇佣审核人员、电核人员,不仅降低了人力成本,也规避了人力操作可能造成的欺诈。同时,基于这种信用分强变量更加准确。 第二部分主要是流量方。我们最主要是线上的客群,我们对于渠道的选择、筛选、用户全生命周期流程的跟踪都是有一套完整的系统进行衡量和输出,对于每一个渠道进行非常多的优化和选择。 第三部分是催收,催收就是通过跟百度这样智能公司合作,我们设计很多类似于智能机器人的催收系统,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通过一些最新工作方式引入,我们用了一年时间优化了三分之二的人力,使人力成本降低。就是科技赋能,就是华夏银行看到我们这个很感兴趣,所以我们正在跟银行进行合作进行2B的输出。 金融科技是技术还是“骗术”? 徐辉:通过六位嘉宾对金融科技的表述,可以发现一些特征。比如说前两位黎总和邹总一个是看到金融科技一直在探索、进步,我们金融科技相对于新的互联网金融、银行体系在技术上永远在探索。邹总告诉我们金融风险识别、风险管理还有风险容忍度,以及互联网金融探索包括服务企业的主体也在今年经历了很多事情,也许让大家认识到了金融风险管理的本质。所以我们能看到的第一个特征就是金融老兵提出的是要注意金融科技的发展所蕴含的是什么。我们新生代的,不管是易安财险还有富友支付还有凡普金科还有洋钱罐,发现科技给我们带来很多便利和效能,提高了效能,提高效能过程当中我们容忍度是多少呢?这是一个未来要探索的方向。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看到了同和不同。接下来我们看一些特征,我想先从黎总开始,近两年银行在金融科技转型方面是加速的,您如何看待民生银行在金融科技这方面的创新或转型的核心点是什么? 黎映桃:与B端融合,共生共融,共同发展 我来讲一讲今年民生银行在金融科技方面发力的举措。年初民生举行了一个发布会,民生第一个迈入2.0,因为1.0是我们牵头;第二我们成立了科技金融公司,尤其是银行对接B端这一块,我们是第一家银行跟第三方平台赋能。以前银行定位是小微企业的银行,主要是服务小微客户。以前几大企业,不是我们不做,而是竞争非常强。自从有了这个科技金融公司以后,我们对接公司就很方便了,像小米等等一些公司都是我们客户。我们还是从金融电子化和金融科技,未来我们是朝着开放银行,跟B端融合,共生共融,共同发展。 徐辉:邹总特别提到一个问题就是金融风险以及金融科技,或者技术本身如何看待,在这个过程中,我想到一个问题,我们说叫普惠金融,因为金融科技可以让普惠金融走得更远。您认为金融科技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在助力实体这一块,是否能起到大家所认可的作用?且有大家能接受的风险容忍度? 邹牧:技术为传统产业提升了效率 前不久我们与客户有一个大数据产业升级的合作,金融科技、区块链包括AI都离不开数据。我是亲眼看到这些技术为我们传统产业提升带来效率。像区块链技术在物流体系追溯发挥很大作用。大数据从搜集到建模到标准到运用到可视化是很漫长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且数据是需要整理的。但是我确实看到这个技术对于我们传统产业能够提升降本增效,包括产业跟金融的数据对接,起到充分不可估量的作用。我倒觉得未来,传统产业黎总讲了,金融是用互联网技术最早一批,因为有钱,传统产业没钱,他的IT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很LOW,如果应用传统产业,降本增效提升很大的空间,这个空间不可限量。一个产业变化,这个数据是不可限量的。同时这个数据对于金融的对接,也是非常有效的是一个促进作用。 徐辉:谢谢邹总,对于金融科技还是比较乐观的看法。我们接下来有请易安财险郭总分享一下。可以说,借助于科技对于我们新的商业模式、盈利模式的一个变革,让我们用户能够更有效的享受、享有服务,这个是易安财险之所以现在做得这么好的一个特征。在这一方面,您觉得目前保险领域主要的痛点在有哪些?或者如何用科技的手段解决这些痛点? 郭东海:产品设计的速度是比较大的痛点 各个环节都存在痛点,我只讲一个痛点。从产品设计角度来说,保险产品设计第一保险上产品要层层审核,测试、排版上线,这个下来没有二十天,或者一两个月时间是完不成。产品做完了以后,还要有自己销售人员找客户群体推广推销,基于互联网的模式,基本这样的方式没法和相关合作机构对接。因为互联网第一个场景上基本都是碎片的,时间也是碎片的。有很多场景可能几个人或者二三十个人,基于这种情况,时间也可能几天,我们这边讲做改动,基本上后期我们打造了一个叫产品工厂的概念,我们基本把产品研发条款、服务规则、责任规则等等,我们作为抽象的数据库,把这个库可以作为自由的组合,我们这个理念就是相对于对大家说,把专业复杂的保险产品的设计,做成一个便捷、快速的交付,使大家在这个系统上我们自己的产品经理,包括B端客户甚至以后个人都可以在上面,自己进行组合、装配,通过这种方式,极大适配互联网化各式各样的需求,这个产品我们今年2.0版了,基本上我们公司产品60%可以用这个系统实现零代码、零测试的上线,一个产品的速度,我们说有的产品有的在二十分钟之内完全从零到跟渠道调试通过上线运营,达到这个速度。这一块是我们今年改动保险痛点比较大的。其他还有待继续研究和探索。 徐辉:正如郭总讲的,因为技术可以很好解决传统保险产品的有效服务,以前是为大多数人提供服务,现在是可以个性化提供服务。下面请富友支付朱总做一个沟通。支付领域通过技术的更新和改进,这种变化大家的感知度是很高的。这一块我们已经不可想象,三年前关于支付领域的景象,朱总能不能给我们描绘一下您看到支付领域因为技术的介入和金融科技不断进步,对于支付领域未来会有新的亮点吗? 朱捷:通过金融科技赋能到实体 近日,支付宝发布人脸识别系统,在此之前他们已经和我们公司有一些合作,当然我们也是在探索给他们提供人脸识别无感知的系统。这一套系统我亲自体验过,脸刷一下,输入一个手机号就支付成功,但是这个主要是做小额的。我们也体验过声波支付,你讲一句话,他通过你的声波跟你的人关联,你再输入一个手机号也可以把这个钱支付。支付的科技一直是在日新月异的。但是我们通过研究看到,很多我们现在觉得很新鲜的支付工具,并不一定真正提高了效率。就拿我们现在大家都在用的二维码扫码支付,我们做过一系列的研究,我们认为扫码收款其实不如以前的预付卡,相差会在1.2到1.5秒的时间区间。实际上我们可能作为一个C端用户更加在乎的是我们所感知的付款的方式比较新颖,或者说他能够给我一种怎样的消费体验,但是从我们支付机构的角度来看,其实每一种支付方式的变革背后的逻辑是说,你能不能给我带来帐户,我们从银行的角度来说,银行的商业模式就是他所有的所谓的金融科技赋能,最后一定会落脚落到存款银行角度。银行任何一款科技赋能不能带来存款,这个科技对于银行来说可能是一个积累。作为第三方有一句话叫得帐户者得天下。就是支付的科技一定给支付带来更多帐户,在账户上有更多想象空间,这样一种科技对第三方支付机构、还是对商户来说更加有利。在经营过程当中,我们评估某一项科技是否适合商户主要看这项科技给商户输出以后能不能增强他的经营能力,他的经营能力增强了,他能够经营更多的消费者,他的经营数据可以提升很多,他能够带给我们的支付结算的流水也会增加。这样我们认为通过金融科技赋能到实体,带来最终等到金融机构本身正向的反馈,如果不能形成这样正态的生态链,这个科技是否现在就要用,还要做一些考量。 徐辉:其实我们还有两个来自互联网一线,尤其是以C端为主要的商业模式的企业嘉宾,我们先请凡普金科马总给我们介绍一下,凡普金科一直在提致力于缩短人与金融之间的距离,这个缩短的方法显然通过技术。目前想请您介绍一下凡普金科在金融科技这一块取得的成绩,以及我们邹总提到的风险容忍度您怎么看待的呢? 马强:金融科技的技术解决很多效率的问题 我想先举两个小例子,这两个小例子是众多业务里面其中两个相对比较有代表性的,针对主持人的提问。第一个例子就是说我自己是亲身有感受的,在零几年我刚来北京工作的时候,那个时候你没有工作可以,但是不能没有住的地方,不能没有落脚的地方,几年前都是押一付三的租房子方式,对于刚走进社会的我来说不敢换房子,要攒钱,还要怕押金不退给我。近两年有长租公寓租房分期,就是拉近人和科技的距离这么一件事,有了这么一个产品和服务之后,对于很多刚走入社会的人租房子不用押一付三了,押一付一就行了。这个缓解了我们的压力。第二我们有医美的消费分期业务,有一个顾客在比较大的医美医院咨询,有一个A套餐和B套餐,A是自费,B金额比较大一点,服务全面比较多,但他选了A套餐,因为A套餐是通过分期来做的,他很快就在这家医院做完了。这两个例子都是在我们生活当中。以前服务是触及不到角落来的,正是因为金融科技解决很多效率的问题,才使得这些服务得到非常大的升级和升华。当然我们也面临很多挑战,比如说我提到医美这个行业,很多人觉得这个行业是有负面的,您可能没有关注过这个行业,因为这个负面新闻都是两年前的。甚至包括租房,隋唐的朝代开始就有这个行为了,有租金的行为一定会有,但是一定经过一个行业的波动和整合之后,才会说进入一个规范的阶段。所以最后一句话总结下来就是,对于我们来说,拉近人与科技之间的机会非常非常大。因为有买就有卖,形成稳定的市场,你在中间解决了很多痛点问题,其实就是有很大的市场。我们必须要迈过的坎儿就是合规和技术这些方面。 徐辉:刚刚耿博总跟我们讲过一个话题,如何赋能B端有这样一个说法,我们洋钱罐和华夏银行对接的时候互相反哺或者互相作用。在这个过程当中,您谈一谈在金融科技这一块您感受到的洋钱罐和华夏银行或者新的科技公司和相对传统的金融机构之间他们有什么样的一些特征吗?或者有一些让你感受到需要仍然有进步空间的地方吗? 耿博:跨过去就是竞争壁垒,没跨过去就是困难 在我看来,有一个很高的门槛,这个门槛跨过去就是竞争壁垒,没跨过去就是困难。这个门槛包含两个方向,第一个方向其实是说银行在众多科技里面很难识别用什么科技。我举两个例子,一个中国一个外国。中国就是一家公司卖一个AI系统,智能对话,就是你好,AI系统说你好,你能听懂汉语吗?能听懂。真的吗?他回真的。这是一个AI系统智能问答。然后这一段程序代码核心就是两个,估值一个亿;第二个例子是国外的微软工程师机器学习和AI最大不同,如果这个是用Python写的是机器学习,如果有(P英文)写的就是AI。我们去银行讲这个例子的时候也遇到同样问题,就是怎么识别什么样的公司是金融科技公司,真正做过了。特点很简单,第一就是它真的在切切实实用大数据放相应的贷款,承担相应的风险,真的在实战中历练出来。第二公司不能太多,几万人不是做科技公司,几百人主要是工程师的才是。第三公司得盈利。我们都符合。这是第一比较大的困难。 第二比较大的困难是银行跟我们公司合作的一个关系,通常会被定义外包关系,他认为我想要这样一个系统,你做出来,什么时间点做出来,他把这个项目他确定输入和输出,定成一个项目计划让你去做,这个在真正做科技过程当中其实不是这样,我们在做风控过程当中,很多东西是自下而上的,而不是自上而下的。搜索引擎大数据机器学习、人工智能需要大量工程师自下而上发现,大量弱变量和信号支撑这个模型变得越来越好。我觉得跟银行、金融机构合作过程当中,这个合作绝对不是简单的外包关系,而是一个深度的合作。最近监管也表示,核心风控不同外包,这是正确的,得深度合作。也就是这个公司和银行一起沉淀下去,2B不是服务B端,而是服务用户,就是服务没有征信数据的蓝领。美国用一百年时间才把整个信用体系建立起来,中国真的希望能用科技在三年或者五年之内能够把这个征信体系全部建立起来,需要我们和银行一起努力做这件事情,我们最终服务的是人。 徐辉:谢谢耿总,第一金融科技到底是技术还是骗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识别。话语、用词每个人都会说大数据、人工智能,甚至再专业、细致、数据、算法、建模、来自变量等等这些关系,我们沉淀多久,这些说起来特别丰富多彩,但是总体金融科技给人的感觉是技术还是骗术,在过去的一两年里面其实是产生了很多的质疑和问号。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看到的是耿总讲到另外一个问题有没有作用和效用。换句话说我们说技术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一个动力,如果真的推动了,有效的解决了一些问题,它就是真技术,否则它就是真骗术。围绕这个方向,我们想到一个话题,金融科技可以解决什么呢?因为技术的进步就像当年因为由马车改为汽车一样,让更多人享受服务。在传统的社会里面,不是每个人都可以骑马,都要步行。在蒸汽时代渐渐每个人可以坐车了,在现在新的时代可以坐飞机,换句话说这里面蕴含的是什么意思呢?因为技术的进步,让更多人享受了更好的服务。如果金融科技解决了这个问题,我认为他就是符合社会需要的技术,解决社会可能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果不符合这些方向,我们认为这就是一个伪命题。所以感谢今天六位嘉宾跟我们分享您在金融科技方面的实践。
很显然,如果没有断然行动,从天上往下掉的,将不仅仅是波音的飞机,还有美国的霸权。或许是某种巧合,在2018-2019年间,人们见证了《流浪地球》的火爆,华为面对美国政府绞杀的勇敢反击,以及波音的黯然与蹒跚,中美两国展现出的不同态势值得引人持续的思考。毫无疑问,对正走在崛起道路上的中国,包括腾飞中的中国航空工业来说,这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借鉴和参照,警示人们,只有不断奋力前行,开拓创新,而不能有丝毫的自满与懈怠。
行业的不景气和企业之间的低价竞争互为因果。贝恩公司全球合伙人、大中华区消费品及零售业务资深领导邓旻告诉《财经》记者,2014年-2016年国内方便面销量下跌的同时,方便面的平均单价也在下跌,“那时龙头企业的竞争以促销为主,对行业伤害比较大”。
因此,周五早盘,5G板块迅速走出周四暴跌的阴影,群体高开。中兴通讯、烽火通信等大市值品种的表现相对稳健,而通宇通讯、天孚通信等中小市值品种的弹性较强,盘中一度大涨。由此可见,市场参与者对5G投资力度加大所带来的积极影响,有着较高的认同度。看来,5G板块有望成为A股市场新的兴奋点。
城市的互联网基因,其实是个伪话题。在中国,没有哪个城市天生就有互联网基因。互联网业作为城市产业的一种,它的发展说到底取决于城市整体的营商环境,如果一个城市营商环境开放而透明,公共服务以企业和民众需求为导向,能给新兴产业发展以良好氛围和制度环境,包括互联网在内的城市产业的崛起,其实是水到渠成的结果。
六个美巡赛冠军得主自从第一天开始就积极参与太太与病魔的搏斗,研究她接受的治疗,给她治疗的结果。“他的镇定实际上帮助我将注意力放在我所面对的事情上。“他同时也是一个很好的平衡,因为他不让我将全部心思都放在诊断、治疗上,因为他有机会来这里打比赛,”丽萨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分心。我不用坐在那里思考:‘如果’、‘是什么’等等。他做他当前做的事情真的很棒,让一切事情正常化起来。